江南名士王宠:如惊鸿短暂如夏花绚烂龙8娱乐
明中叶的苏州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其时吴地文化的一位关键人物是文徵明,他既是吴门画派的领袖,也是吴门书派的领袖,个人风格鲜明,后有追随者无数。其艺术成就,可以说一半来自于勤奋,一半来自于长寿。
王宠(1494-1533年),字履仁,后更字履吉,自号雅宜山人,吴县人。少学于蔡羽,居林屋者三年,既而读书石湖。仕途多舛,八次应试不第,仅由诸生贡入国子监,世称“王贡士”“王太学”。书法造诣极高,诸体皆能,尤擅小楷、行草,与祝允明、文徵明、陈淳并称“吴门四家”。
明中期的苏州商业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活跃;文化氛围浓厚,文人结社交游。在此背景下,王宠生于商贾之家,游于文人之间。
王宠曾说自己“吾宗素贫贱,被褐垂百年”。他原为章姓,父亲王贞为后于王氏,遂姓王。王宠对自己的异姓一事较为介意,甚至有些自卑。早年曾与兄长王守说“异姓乃为徒”;晚年给王守写信时又问“易姓事如何”,希望兄长以京官之职,恢复本姓,重振家业,并请他尽快考虑:“久不行,谱已亡矣。此百年大事,乘此时不干可惜。兄试思之”。而王守也对兄弟二人易姓之事也十分上心,但因父亲之故,最终未能如愿。
他的父亲王贞在苏州金闾经营酒肆,屋门逼仄,食客往来,又饮酒猜拳至深夜。在王宠晚年寄给友人的信中曾如此描述自己在酒肆之中的日子:
家本酤徒,生长廛市。入则楣枯塞目,出则蹄足摄履。呼筹握算之声彻昼夜,每一焦烦,心肠沸热。
十三岁时,王宠的生母朱氏就因病去世,父亲后娶继妻顾氏,并育有王宰、王寓二子。他为生母撰写墓志铭时曾表达过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及过早失去母爱的悲痛:
吾母年三十有七而亡。吾时童髫,未甚哀也,稍长始知悲慕,每自痛生平不知有母子之乐,见人母子慈恋,妪煦相保持,未尝不怆然心摧也。独时时见硕人仪容声咳,髣髴吾母之存,而今又已矣。
当他在家中看到继母朱氏与两位异母弟弟时,常想起自己的母亲,心生怀念与悲怆。
与大多数再婚家庭的子女关系相似,王宠与王守这对同母兄弟之间更有相依为命之感,两人共同食息起居,相互扶持,感情甚笃。读他的《雅宜山人集》可知,其与王守信札诗书往来密切,常常向兄长叙述近况、寻求建议、吐露心声,而少有诗文涉及两位异母弟弟。
从异姓,出身贫贱,自幼出入酒肆闹市,与母亲生死两隔,父亲再婚且育有二子——王宠的原生家庭与童年经历或许是他厌恶俗世的根本原因。而另一方面,他的家庭背景又在客观上为他提供了文人意趣的培养环境。
父亲王贞虽以经营酒肆为生,但志趣高雅,喜收藏古器物与书画,同当时苏州地区的文人往来甚密。得此关系,王守王宠兄弟二人也结识了众多文人前辈,又在蔡羽处学习。文徵明的《王氏二子字辞》就记录了他与两兄弟结识并为他们起字的经过,且表达了对二人的欣赏。文徵明与王宠虽有25岁的年龄差距,但两人交情深厚,互为彼此知音,忘年之交也传为佳话。
王宠与王守二人并学诗书于蔡羽,读书于石湖之上,文人意趣由此培养,同时也为科举考试做准备。兄长王守不久登进士,而王宠不售。但家门已显,他便不再有科举压力,说自己“托荫自逸,放浪林泉”,转寄情于山水之间。
实际上,王宠并不完全出世,而是继续读书,多次参加考试,依然渴望通过读书摆脱自己的贫贱出身。可惜似有天意捉弄,十四岁就在吴地有奇童之名的王宠,诗书才俱绝的王宠,被乡人寄予无限希望的王宠,却屡试屡挫。文徵明在《王履吉墓志铭》中记他的仕途多舛:
君正德初与其兄履约并以俊造,选隶学官,媲声俪迹,翘然竞爽。既而履约举应天乡试,寻举进士,而君每试辄斥,以年资贡礼部,卒业太学。又试,又辄斥。盖自正德庚午至嘉靖辛卯,凡八试,试辄斥,而名日益起,从游者日众,得其指授,往往去取高科,登显仕,而君竟不售以死。呜呼,岂不有命哉!
正德初,王宠与其兄长王守一起选隶学官,不久王守举进士,而王宠自正德庚午(1510年)至嘉靖辛卯(1531年)二十余年间,每三年一次,八次考试,八次不中。他的门生,如王榖祥、陈椿、杨伊志等人,在他的指授下登进士而入仕途,身边亲友也相继中举中进,只有他每每铩羽而归,最终“不售以死”,实在是唏嘘。
王宠仕途不顺,生活也更加穷困。端方《壬寅销夏录》中记有一《雅宜手券》,为王宠请文彭作担保,向袁袠借五十两白银的借券,券记:“立票人王履吉央文寿承作中,借到袁与之白银五十两,按月起利二分,期至十二月,一并纳还,不致有负,恐后无凭,书此为证。”这张借条后经归昌世、赵宦光、文柟等多人收藏、题跋,跋文内容多感慨王宠困顿之境,如“雅宜山色难疗饥”(钱大昕)、“独奈山人竟贫甚”(钱载),也赞其书法得晋唐之韵,颂其人品出尘清高。
生活的艰难也可从王宠寄给王守的信札中窥见一斑。下图为上海博物馆藏《致王守五札》中的一通。
吊丧 –“祖母丧已是断七,吊客止有五百馀人,尚未已,今日日犹有人来也。”
种田 –“旧岁自种五十四亩田,甚费甚费,饭米吃了一百有馀,酒蔬之类想如之。种得七十石有馀米,可笑可笑。如今我都与人租种,止剩十亩有馀与两仆分种,又留两人种桑并园地。”
分配 –“裁去冗食,每月有妻者,给他酒蔬银一钱有余,无妻者半之。米,人各一升半,妇人一升,到夏天长日稍益之。一年止该五、六两银,五、六十石米,比旧省太半。”
还债 –“今岁庄上收成亦好,因朝廷免粮,有五百米入,已还李雪舟一百二十石,卖二百六十石,还缪氏、陈子鱼五十石,陪旧庄上粮三十石,庄上饭米五十石,一粒已无余矣。还有三、四十两零碎债该还者,无从处置,正在焦烦之际。”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宠的日子并不轻松,他要主持家事,要和仆人们一起种地,要谨慎计算收成以发放薪水、结还债务。甚至债务之逼迫,非书信可以写尽。还算了算按照目前的偿还进度,到嘉靖十年才能把全部债务还清。同时他也感叹:等我还清这些债务,就带上我的浊酒,对山临流,尽享清乐。此可见他十分渴望自己能够走出困顿、沉醉山水、脱离俗世。
用世俗的眼光看,王宠本不用如此清贫。他的字不便宜,一张借银券都能引无数人递藏追识,且当时在经济发达的吴地颇有名气,完全可以写几张作品卖钱还债。但他不会这么做。
王宠有许多好友,在晚年与他们的信札往来中,王宠常说起自己的病情,也有不少友人前来探望。《雅宜山人集》中亦有较多友人设宴而他因病无法参加的诗文,如《钱孔周设燕病不与》《子重设燕亦不与》等。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册《彭年、王宠书札册》,其中一通为王宠写给王守的信札,内容讲述了自己久病贫甚的近况,并详细描述了病情:“弟自正月十三日血止,至三十日复下血,今日是十一,凡十余日矣尚未止,又有许多凝成紫血,见之甚可惊。左腹尚有坚硬处,若尽消得,方绝祸根也。”疾病折磨之下,他还请术士算命,算到自己庚子年四十七岁或有大难,忧心不已。
得十二月书云:饶戴二公,看命甚准。有术士说弟庚辰运底,庚子年四十七岁又有大难要死。乞与饶戴二公仔细推详,必得决吉凶,千万急写书回一报,至嘱至嘱,至恳至恳。
而令人感慨的是,他甚至未能活到术士算得的庚子年,早早地在四十岁时去世了。在人生最后几年,王宠在石湖边买了田,造了房子,临流赋诗,益窥古作者之奥。后因病去虞山白雀寺养病,病情恶化,未久于世。在他去世的前一天,“梦两蝴蝶入袖,寤而叹曰:吾殆已矣,夫庄叟之言殆谓我也。”
王宠的一生似乎都在挣扎之中度过:父亲自章姓改为王姓,他希望能易姓归宗。早年失去母爱,他常恨自己当时年幼不知母子之乐。从小成长于酒肆闹市的环境中,他希望去世以忘忧;但为了摆脱贫贱出身,他又怀有致仕入世之心。而仕途屡挫、生活穷困、体弱多病等现实原因又不断打击着他的人生;在现实之下,他又寄情山水,出离于世俗烦扰之外。最终早早地抱病而去。
世人惜天妒英才,但或许对王宠本人来说,是另一种解脱,他终于在现实意义上离开俗世,不必再受病痛、穷困与不得志之苦,也不必在精神脱俗与现实困顿之间继续挣扎。
书法于王宠,是现实与精神之间的连接点。一方面是应对现实需要,完成科举考试的卷面;另一方面,他又有更高的追求,入山临水,以书抒怀,进行精神人格的构建。
尽管比起文徵明,王宠的年寿过于短暂,书法还未发展到最成熟的状态,但因他早慧且勤奋,其时书名已显,世人多将其与祝允明、文徵明、陈淳并称为“吴门四家”。王世贞曾评价当时的吴门书派“天下法书归吾吴,而祝京兆为最;文待诏徵明、王贡士次之”,认为王宠的书法成就仅次于祝允明和文徵明二人。何良俊则将他推为文徵明后第一,并认为其神韵超逸的书法来自于高旷的人品。
王宠的书法取自晋唐,继承钟、王笔法,诸体皆能。早年学书于蔡羽,讲求法度完整,取法高古,但用笔较迟钝;后结识辞官回乡的祝允明,书风日臻成熟,出入晋唐。最精行草书和小楷,巧拙互用,具有十分强烈的个人风格。
王宠的草书受宋克、祝允明影响较大,取法李怀琳,上追王献之,沉着雄伟,多力丰筋,得晋人之萧散俊逸。
《自书诗卷》,上海博物馆藏,纸本,纵23.6cm,横320.6cm。内容为《送孙太初卜隐苕溪》等十首,结体疏阔开朗,行笔明快轻逸。虽为25岁早期作品,笔法已见老到。
《西苑诗卷》,天津博物馆藏,纸本,纵33cm,横395cm。内容为王宠37岁作《西苑诗》《海印寺阁眺》《郊游与诸公作》三首。取晋人《十七帖》《圣教序》之精神,用笔温润含蓄,书胸中之逸气。结字平稳,字字独立而气息连贯。
释文:翠凤翔文囿,黄龙戏彩舟。乘云畅皇览,御气惊宸游。上圣岂蓄轸,玄功唯委裘。青霞冠玉峤,碧海溢金沟,东出祈年馆。西望五城楼,虹梁仪汉从。芝盖俨星浮,帝如呈机石,天童竖彩游。神鱼五色现,琪树万年稠。升殿回銮驻,椒庭降辇留。圜形图贝宇,方折写瑶流。望幸倾三岛,时巡耸十洲。流觞洛水日,张乐洞庭秋。不及天池雁,年年奉藻旎。
释文:茫茫平陆野,镇以医无闾。东临指乐浪,西亘接昭余。冀土昔糜沸,兵戎屡纷挐。三后宝玉徙,千载河山虚。天旋晷纬应,地拱海岳舒。万轨肃王会,白雉壮宸居。苍龙翔玉阙,玄武伏金渠。绛气薄浮景,青氛销故墟。祥飚协律奏,卿云太史书。飞游已寥廓,周览亦威纡。我行睇神寓,兼得陵浮屠。且穷上国胜,归荷南山锄。
释文:洛中曲水燕,西京玄灞游。由来盛簪黻,兰藻丽皇州。紫掖鸣珂散,青郊结伴投。三三骈玉勒,两两方华輈。地似河阳谷,池穿太液流。金张云母幰,许史凤皇楼。细柳全遮埒,新荷欲碍舟。厌逐丰貂饮。还从卓锡游。云峰犹辨夏,铃语似鸣秋。梵乐红楼奏,天香绀殿浮。宾疑驭风至,思以采珠求。名理山阳胜,谈天稷下遒。所嗟江海客,踯躅且淹留。
庚寅岁归自燕,与九岩先生同舟,相得欢甚,漫书近作三篇。冀请教益,幸毋我遗耳。七月二日,吴郡王宠顿首。
王宠的小楷主要继承钟繇、王羲之,亦有虞世南、褚遂良之法,用笔含蓄,简淡萧疏,以拙取巧,得晋唐之韵。王宠的“拙”来自高古的取法,表现为宽扁疏朗的结字与不露锋芒的笔画;“巧”则出于其深厚的书法功底,表现为每一笔的精到和温润。
《呈蔡羽文徵明楷书四首》,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嘉靖癸末(1523年)二月四日作。结体扁阔,古拙典雅,运笔缓滞,不显锋芒。
《送陈子龄会试三诗》,藏于故宫博物院,王宠于嘉靖丙戌(1526年)前后为其门人陈子龄所作。结字疏朗,用笔含蓄,极尽涩拙之态。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王宠的书风,也对人们的称赞有更具体的理解。王宠的生活背景、学书经历及个人品格共同影响了其书法审美的形成,取法不下晋唐,发展个人风格,疏朗拙雅,似与世无争。
王宠亦有较多伪作流传,膺书盈市,而因其书法与祝允明有较多相似之处,他也被认为是祝书的作伪者之一。刘九庵先生《祝允明草书自诗与伪书辨析》《王宠书法作品辨伪》、肖燕翼先生《祝允明赝书的再发现》、薛龙春先生《王宠的作伪与伪作》等文章都曾对此问题进行讨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相关文章作进一步了解。
世人都说王宠书如其人,淡泊脱俗。而看其生平,却似乎常常处于求而不得的痛苦之中:未能改姓、未得母爱、未登进士、未获财富,甚至未能终老。而他在挣扎中,又创造了书法上的极高成就,其书风中所展现的,是他希望呈现的理想人格,也是他最真诚的内心。
人生遇低谷时往往尽是失意,世间万物都不顺心,宇宙似乎也抛弃了自己。但或许换个角度,将精力寄托于别处,可以发现还有更宽阔的路可以走。生命长度并非人所控制,但如何度过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是选择低迷不前,草草一生,还是选择像王宠那样,找寻新的寄托。即使短暂,也如夏花绚烂。
1. 薛龙春著. 雅宜山色 王宠的人生与书法[M].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3.01.
2.(明)王宠书,薛龙春著. 中国书法家全集 王宠[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4.03.
3. 薛龙春编著. 书画名家年谱大系 王宠年谱[M].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2.12.
5. 徐邦逹著. 故宫博物院编. 古书画过眼要录 元明清书法叁 徐邦达集七[M].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2006.02.
声明:本馆原创文章转载,须经馆方授权。公益原创文章插图,图片版权归属于收藏地或创作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