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可可托海 因矿重生龙8娱乐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当年矿工们的编织帽、斧头、爬犁和搪瓷杯、手套、铝皮饭盒。上世纪50年代,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秘密汇聚于此,一起为祖国凿岩挖宝……”4月24日,在可可托海干部学院一个临时展厅,该学院访谈课教师巴哈提别克·加斯木汗为学员讲述可可托海的历史。
春夏之交,距离富蕴县城50多公里的可可托海镇静谧安详。今年66岁的巴哈提别克是可可托海“矿二代”,从小听着从小镇穿行而过的河水声长大,之后成为阿勒泰地区第一批少数民族空降兵。1982年退役后,他回到可可托海矿,转眼已40余年,他是可可托海因矿而生、因矿重生的见证者。
在可可托海镇,游客最爱看的是三号矿脉。这个直径达500米的矿坑像一个巨大的漩涡镶嵌在山峦之中,最深处达350米。巨大的矿坑及矿脉内壁一圈一圈盘旋向下的车道,提醒着每一位参观者,这里曾发生过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各地精英云集可可托海,鼎盛时期,镇区常住人口超过4万人,职工人数高达5000人,建设者用火一样的激情、艰苦奋斗的精神,修平了通往大山深处的路,拦河筑坝建造了电站,盖起了厂房、学校、医院,建起了新疆第一个现代化工业小镇。
小时候,当矿工的爸爸留给巴哈提别克的印象就是每天早出晚归,有时候连家都顾不上。当他听爸爸说,世界上已知的140多种矿物中,可可托海就有86种之多,这让他无比自豪。三号矿脉曾为我国“两弹一星”、航空航天等国防军工产业提供必需的材料——第一颗爆炸所使用的铍,第一颗氢弹爆炸所使用的锂,第一艘核潜艇联合试验所使用的钽、铌,第一颗人造卫星所使用的铯。因此,三号矿脉也被誉为“功勋矿”。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市场需求、资源储量发生变化,大批职工离开可可托海,留下的旧物件、旧票据、旧书报,堆满了小镇的中心街道,巴哈提别克心中五味杂陈:“这些老物件上有着父辈们奋斗的痕迹,丢了可就找不回来了!”
于是,他就在大家眼中的“垃圾堆”里找寻“宝贝”,他把淘来的老物件搬回家中,擦洗干净,摆放整齐。有时候,为了收集相关物品,他要以新换旧,更多的时候还要掏钱买。小到纪念章、布票、邮票,大到自行车、打字机、书桌……40年间,他收藏的老物件达5000多件,被誉为可可托海的“淘宝人”。
巴哈提别克还走访了上百位老矿工及其家属,挖掘他们的故事。可可托海矿区第一位加入中国的少数民族矿工、第一位国家级标兵,等等,被他一一整理记录下来。走访中,令他感动的是,几乎每个矿工都会讲出一两个原可可托海矿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安桂槐的故事。
2015年,可可托海地质陈列馆重新装修,巴哈提别克把100多件老物件捐给了陈列馆,并为游客义务讲解。他总爱给人们讲述陈列馆里的一幅照片的故事。照片中央是一位身穿呢子大衣,头戴貂皮帽的人——他就是安桂槐。他身边的矿工们虽然都身着破旧的工装,但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着灿烂的笑容。“这张照片最有故事。当时,安书记要去北京开会,但他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得知消息后,工人们凑钱给他置办了帽子和大衣,让他去北京见毛主席。回到矿上后,他连家门都没进,就直接来到工人们身边,传达大会的精神。这张照片就是那时拍下的。”巴哈提别克说,安桂槐是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可可托海精神的代表。
正是基于可可托海精神的淬炼,可可托海从一个矿业小镇向红色文化旅游小镇转变。2014年可可托海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可可托海稀有金属国家矿山公园是新疆首个国家级矿山公园,内有三号矿脉、阿依果孜矿洞、木桥及建筑物等,涵盖了矿业开发史籍、矿产矿业遗迹等六大类优势资源,为可可托海镇开展研学实践教育等旅游产品提供了基础资源。
来到小镇,人们参观可可托海地质陈列馆,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看着老物件记录下曾经的艰难困苦与自强不息;穿过阿依果孜矿洞,跨越时空追忆矿业前辈开矿时的场景,探寻矿洞背后的感人故事;伫立于三号矿脉前,被它年轮般的盘山矿道所震撼……
“可可托海历史文化丰富,只有不断挖掘开发,才能更好地传承。我想通过一张张老照片、一个个老物件和访谈课,讲述可可托海那段光荣历史,让人们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汲取奋进力量。”巴哈提别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