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历史文化学院:承世纪流韵 吐时代芳华
作者:记者 谷武民 通讯员 张召鹏 文 记者 李康 摄影 来自:2013年06月24日 《大河报》
核心提示 她是一棵大树,岁岁结果,已经装满/岁月的箩筐/看,尹达来了/看,白寿彝来了/他们手中举着的 /《中国原始社会》的石器 /敲击着《中国通史纲要》的第一个乐章……
岂止是尹达、白寿彝,范文澜、嵇文甫、韩儒林,董作宾、萧一山、姚从吾、石璋如……一位位先知大师在这里结缘,筚路蓝缕,风雨砥砺,历经九十年,历史文化学院厚积而薄发。
学院前身为中州大学历史系,创建于1923年,是河南大学设立最早的院系之一。作为建校一百多年来完整传承至今的四个学科之一,河南大学的历史学科有着优良的学术传承。
学院现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三个省重点学科,有旅游管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招生培养权。
在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考古学在全国同行中并列第16名,中国史、世界史位居全国前30名。四年来,21项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累身,在全国高校中实为罕见。
5月下旬的一天,午后,夏雨初霁。河南大学博雅楼,如一位大隐在绿树掩映下沉思不语。
如今,这幢庄严肃穆的建筑,已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办公楼。
“国宝”有雅号,名曰“美女楼”。女院长苗书梅微笑着向记者解释:“并非这里美女如云,而是因为这座楼本身所拥有的迷人风采。”
驻足室外,但见雕梁画栋,斗拱飞檐。入门,踏上一块块历经岁月磨砺的红色木地板,旋即与朱自清老先生的心境共鸣:“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
徜徉于博雅楼,不但能感受到学院悠久的办学历史,也能够体味到学院严谨朴实的学风,中外兼容的办学风格,坐落于斯的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名副其实,相得益彰。
与博雅楼一路之隔的博文楼1919年建成,是河南大学最早的中西建筑风格结合的教学建筑,同样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文化学院渊源密切。
植根于学院的《史学月刊》,创刊于1951年,是全国最早的史学专业期刊之一。近年来,连续获得“中国期刊奖”,在全国史学类学术期刊中一直名列前茅。2009年,成功入选全国30家“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
2004年10月,依托历史文化学院等学科优势研究力量而成立的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获批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深耕博学,雅文相映。这些美丽典雅的老建筑,静矗校园近一个世纪,成为一位位大师授业成长的家园乐土,成为一代代学子激情与梦想的永远见证。
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也。历史文化学院有“大楼”,而且有大师。
穿越博雅楼,一位位大师的身影渐近。他们与史结缘,与学院结缘。这里,成为他们人生美丽的交集和节点。
范文澜先生1893年出生。他与郭沫若、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成为中国马列主义“新史学五名家”之一。少年时代他随叔父来到汲县(今卫辉市),生在这里的嵇文甫小其两岁。
他们同城不相知。直到1936年夏天,范文澜应聘到河南大学任教授,主讲中国古代史、文学史、经学和《文心雕龙》等课程。此时的嵇文甫已经先于他在河大任职3年。
1940年1月,离开河大,离开嵇文甫的范文澜带了30多箱书籍,来到延安。当年夏天,他曾以《中国经学史演变》为题,在中央党校给学员讲课。闻知,也来听讲。连听了两次。他给范文澜写了一封信:“我对历史完全无研究,倘能因你的研究学得一点,深为幸事。”
与范文澜相交甚深的韩儒林是我省舞阳县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现代蒙元史、突厥史研究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
韩儒林曾就读于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今河南大学前身)。1961年7月到9月,由翦伯赞、范文澜、韩儒林等16名学者组成的民族历史研究代表团,到内蒙古考察。
其间两人治学达成共鸣,韩儒林回来不久,就给学生写了“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韩儒林写好后还亲自送给了范文澜;范文澜把这副对联挂在了书房里,以为座右铭。
1999年9月,中州大学(河南大学前身)毕业的“冷板凳”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白寿彝老先生和范文澜一样,也收到了一封特殊贺信。
贺信来自中央。他祝贺这位史学家、教育家主持编写的《中国通史》全部出版。
该书12卷22册,洋洋洒洒1200万言,被学术界誉为“20世纪中国史学的压轴之作”。
1926年,17岁的白寿彝到河大求学,后来欣然接受聘请,担任了该校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
与罗振玉(雪堂)、王国维(观堂)、郭沫若(鼎堂)合称“甲骨四堂”的董作宾(彦堂),1926年到1927年受聘于河南大学。
董作宾,南阳人,1926年在河南中州大学(河南大学前身)任职,是我国现代甲骨学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董的学生,1932年毕业于河大文史系(历史文化学院前身)的石璋如、尹达和老师完成了一场场惊天动地的“甲骨大戏”。
当时,河南省与中央研究院就安阳殷墟发掘事宜意见不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来到当时的省会开封进行交涉。他连续几天在河南大学演讲,让很多学生对考古产生了浓厚兴趣。经过董作宾等人协调,一项重要的成果就是欢迎河南大学师生参与殷墟发掘。
1931年,河南大学教授朱芳圃、张邃青、马非百,大四学生尹达与他的同学石璋如、许敬参等同学开始参加殷墟考古。尹、石、许三人与北大7名参与殷墟发掘的学生,被称为“殷墟发掘十君子”。自1931年到1937年,在历次殷墟发掘的现场,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1936年,在董作宾带领下,石璋如等十余人对殷墟进行第13次发掘,这次共挖了127个洞。在最后一天收工时,石璋如在第127个洞边,看到有一个大泥块,就用脚去踹。
一脚踹出惊天发现:泥块下一个洞,洞里藏有17295片甲骨。这是到目前为止一次性发掘出甲骨最多的考古活动。从此“殷墟甲骨,甲于天下”。
后来,这些师生都成为著名的甲骨文研究学者。朱芳圃率先提出“甲骨学”这一学术概念;尹达、石璋如则分别引领大陆和台湾考古事业半个多世纪。尹达主持的《甲骨文合集》,被称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上最大的一项成就”;石璋如参加了12次殷墟发掘,被称为“殷墟发掘的‘活档案’”。
参与殷墟发掘,当年的这些师生赢得了学界的尊重;而历代河大学人从事考古发掘、甲骨研究,也让学院赢得了学界的敬佩。
1985年,占地3000平方米的文物馆在博雅楼南侧落成。文物馆馆藏文物3000余件,其中一、二级文物百余件,直接服务于考古与博物馆学专业的教学活动。
自1991年开始,每年的5月18日,文物馆都会举办“博物馆日”活动,向全校师生开放,“展大学底蕴,现文化瑰宝”。
2010年,由教育部、财政部共同批建的“河南大学文物数字化实验室”应运而生。作为全国高校仅有的两家同类实验室之一,它拥有数码摄影摄像、非线性编辑、三维扫描等一批现代化高端设备,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搭建了良好平台。
“文物数字信息采集”、“文物数据库建设”、“文物虚拟展览”、“古代器物研究”、“博物馆数字化”、“馆藏文物管理”、“讲解员培训”、“文博办公自动化”等教学内容和科研项目,为校内外的广大教师、学生、文物博物馆领域的专业工作者提供现代科技支撑和相关服务,日渐成为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大学的一个独特品牌。
考古与博物馆学专业的历届学生,都必须参加田野考古实习。他们沿着前辈学人开创的研究道路,不断发掘着自身的学术潜力。
核心提示 她的大门180度地敞开/迎改革之暖风 /拂过长满花木的明媚的校园 /她的窗户180度地敞开/接开放之阳光/照进坐满知识的/宽阔的课堂……
2012年12月12日,“中华文化人物”榜出炉。它是中国首个专门针对全球华人文化领域年度人物进行表彰的活动。
河大历史文化学院86岁的朱绍侯教授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原学者,同时获得此项荣誉的还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等9位“大家”。
朱绍侯的《中国古代史》是30多年来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通史教材之一,发行量早已超过100万册。
“天资愚钝凭勤奋,事倍功半终有成。”朱绍侯用他的座右铭,倡导学生要有“坐冷板凳”功夫。
如今,在前辈学人严谨治学风气的熏陶下,历史文化学院在学界耳熟能详的“名家”不胜枚举:中国史的李玉洁、程民生、李振宏、贾玉英等,世界史的阎照祥、周祥森、王金虎等,旅游管理的学科带头人程遂营、刘坤太……
目前,学院拥有教授、副教授57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9人。他们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河南省特聘教授3人,黄河学者2人,河南省管优秀专家5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8人,省优秀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教育基金获得者2人。此外,学院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聘请了14位两院合作导师,常年轮流到校授课、指导研究生。
怀揣“课比天大”的敬畏与虔诚,他们用“冷板凳”精神的言传身教树立了优良的师德师风。
“镇馆之宝”的《清明上河图》经过高科技处理后,画中人和动物“复活”了。一派宋代的繁华景象活灵活现。
这奇景的完美再现与历史文化学院程民生教授不无关系。作为河南大学宋史研究所所长,他以中国馆《清明上河图》项目终审专家身份,提出了诸多极富价值的意见。
去年8月20日,宋都开封与十至十三世纪中国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史研究会第十五届年会在河南大学召开。230多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宋史研究学者汇聚一堂,畅谈宋史。
世博会的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的举办,主要缘于国内宋史研究最强阵容之一在历史文化学院。
学院宋史研究,其开创者可以追溯到张邃青和姚从吾。张长于宋史和河南地方史研究,姚则是中国现代宋、辽、金、元史的奠基者之一。
20世纪60年代初,宋史研究室成立,宋史研究成为学校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龙头强项。
在此基础上,河南大学宋代研究中心于1987年组建,由王云海教授担任中心主任。研究团队中,王云海主要从事宋史基本资料与法制史研究,姚瀛艇主要从事宋代思想史和文化史研究,周宝珠则对开封都城史和清明上河学有深厚的研究。
如今,宋代研究中心已更名为宋史研究所,由土生土长在“汴梁”城下的程民生教授任所长。
继往开来,河南大学的宋史研究越做越强,仅《宋代研究丛书》就出版了十五种,在宋史研究领域摇曳生姿。
1991年,苗书梅从河北大学历史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一毕业,毫不犹豫“打道回府”,回到母校再续“宋史”。
苗书梅院长表示,在开封研究宋史有地缘优势,不能关门进行学术研究,还要开门参与社会服务。借助研究院这个平台,努力把宋文化打造成为中华文化的名片,为中原文化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河大宋史研究,不管论师资队伍还是研究成就,说第一不敢当,说第二实在不用谦让。”国内一所知名高校的宋史专家如此坦言。
河大的世界史学科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有80多年办学历史。前不久,教育部公布的世界史学科评估中,河大世界史在国际化、教材、队伍建设方面居同类高校前列,综合实力居我省首位。
学科带头人阎照祥教授,英国史研究专家,曾连续担任两届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会长,现为该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英国史研究会副会长。
秉持中外历史研究并重的理念,一位位“洋学者”的名字构成“世界史学科”奇妙乐章的动人音符。
2002年,河南大学犹太研究所在历史文化学院成立,张倩红教授为首任所长,华裔加拿大学者丘才廉、伦敦犹太文化中心董事长Clive Marks任名誉所长。
2003年起,伦敦犹太文化中心海外部主任Dr. Jerold Gotel,每年两次莅临学院,每次进行为期7天的授课活动。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布兰代斯大学教授Jonathan D. Sarna也欣然受聘该校。
每年定期邀请10余名外国专家讲学,学生不出校园就能与国外知名专家面对面交流。教师大部分具有海外留学背景,三分之一专业课程由外国专家全英文讲授,研究所所有在校研究生均有机会到国外学习和交流,部分优秀学生直接推荐到国外攻读学位。
如此开放办学的国际视野,在2007年曾受到以色列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的高度赞扬。
1993年,河南大学历史系开始招收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是我省最早开办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院校之一。
2003年,河南大学获得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招生权,成为河南省首家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2004年获得河南省首家旅游管理自学考试独立本科段招生权,2008年旅游管理专业成为省重点学科,2010年获批河南省首家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TA)招生权。
旅游学系已培养研究生、本专科毕业生3500余名,毕业生遍及全国各地,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各地旅游业的骨干力量、旅游企业高级管理者、旅政管理部门领导、旅游院校教师。
旅游管理专业坚持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旅游规划方面在省内起到领先作用,历史文化学院旅游规划中心先后承担西峡恐龙遗迹园、郑东新区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等60多项旅游规划(策划)项目,取得了良好声誉。
2011年3月,学院旅游学系荣获“全国十佳旅游院校”称号。李锋老师获得“全国旅游院校最具影响力十大名师”称号。
今年4月28日,中国文化旅游高峰论坛在河南大学召开。会上,河南文化旅游研究院揭牌。作为学科带头人,致力于城市休闲与文化旅游研究的程遂营教授感慨万千。
老树新枝,生机无限。成绩荣誉的背后是旅游管理学科绽放出来的魅力和异彩……
由学院师生自主创办的“名师学人讲坛”,广邀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同学们带来一坛坛学术佳酿。
7年来,300余场学术报告如期进行,被盛赞为河南省首家“高校版”《百家讲坛》。
诞生于1983年的《历史文化论坛》,是学生自办的刊物。作为国内较早的学生学术刊物,在全国高等院校学生学术刊物的发展史上抹下浓重一笔。
说课大赛,为学生搭建一个锻炼和展现能力的平台;书法大赛,为学生搭建了提升讲课技能的平台;创意视频大赛,让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创新无限。这些,都为学生以后顺利就业增添了砝码。
而另一个学生品牌活动——“导游大赛”,每年直接参与人数在500人左右,直接影响人数1000人左右,间接影响到全校近万名师生。
历史文化学院,是传统优势学科发展的典范。这是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关爱和对学院的评价。
俨如博雅楼,古色古香,层次分明,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考古与博物馆学、世界历史、旅游管理学、文化产业管理五个本科专业,形成了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层次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子有福,就业无忧。历史学专业为师范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毕业后直接获得教师资格证,世界历史专业毕业后同样自动获得教师资格证。每年历史学与文博专业毕业生考上重点大学研究生的比例在60%左右。
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6%左右,目前本院毕业生活跃在商界的精英有70余位,在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工作的科研骨干100余名,政界副厅级以上干部30余位,在新闻、编辑出版行业的业务骨干有70余位。
“之所以能开好‘事业矿’,就是因为历史文化学院这个‘学业矿’赋予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从事矿产开发的企业家90级学子朱耘宪如此感言。百年校庆时,他捐款百万设立“耘基金”,鼓励师弟师妹“学业掘金”,成就人生。
古今中外,完美融合,就是这般神奇;坚守传统,创新嬗变,就是这么华丽。历史与现实,就是这么深情相拥,相看不厌……